赣剧《红楼梦》导演张曼君:在我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梦”
张曼君
作为演员,她曾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的获得者;作为导演,她有过五部导演作品同时入围一届文华奖的“传奇”。
她创造力充沛,近年来执导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昆曲《瞿秋白》、评剧《母亲》、秦腔《王贵与李香香》、沪剧《敦煌女儿》、粤剧《红头巾》……好戏连台。
《红楼梦》是我的创作之梦。用古老的赣剧,也用青春的队伍演绎它。承接传统的源脉,也面对当下的审美,我看重这样的创作。”
今晚,张曼君导演的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申报剧目青春版·赣剧《红楼梦》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
《红楼梦》,创作之梦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张曼君演过很多戏,也导过很多戏,但接受专访时,她好几次强调说:“在我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梦,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被成功改编过太多次,无论是87版电视剧还是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抑或是梅兰芳先生早年演过的《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和《俊袭人》,还包括昆曲、评剧、川剧、黄梅戏陆续的精彩演绎。
“20年前,我就做过一场‘梦’,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我想讲一出结构上不很传统的‘红楼梦’,很可惜那次没成,也就搁下了。”
“机缘巧合,在别地排戏时候认识了江西省赣剧院这些年轻的孩子们,看着他们一天天扎实练功,一天天成长起来,我觉得我又可以开始做‘梦’了。”2020年,张曼君着手青春版·赣剧《红楼梦》的剧本创作,“我们最年轻的演员是2008年出生的,今年也才15岁。”
青春版,结构重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铭诗社,写翰墨。风月情浓……”说话间,张曼君唱了起来,清亮婉转,“这是《红楼梦》原著中警幻仙子十二支曲的引子,也是我们青春版《红楼梦》的开篇唱词。”
张曼君告诉记者,伴随着迂回悠扬的青阳腔,宝玉、黛玉和宝钗等角色届时将从不同方向登台。
这一版《红楼梦》在继承赣剧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在时空叙事上进行了诸多创新性探索。
导演将大观园富丽堂皇的辉煌景象以诗社集会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结社”“兴社”“衰社”“散社”四场戏,对鸿篇巨制进行了结构上的重组,并将元春省亲、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玉挨打、共读西厢等名场面合理而巧妙地嵌入其中,咏菊、咏海棠等脍炙人口的红楼诗社名篇珠玉般点缀其间,串联全场。
连舞台,都有诗意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在剧中,诗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宝玉与十二钗之间相互应答的是诗的语词,但更是一种意境氛围的营造。
比如,优美古典的华服水袖像是一首诗,一首简约清雅的诗,“不再花团锦簇、浓墨重彩。”
比如,整个舞台很“空”,空灵也得像一首诗。“我们没有采用传统戏曲木板搭架加绘画布景板的搭建方式,也摒弃了通过‘一桌二椅’摆放位置的变化来表现不同场景的布景设计,这次就靠几扇移动的门框、一排游走的椅子,在变幻的灯光下移步换景。”
肉眼可见的,舞台上没有现代化的炫目大屏,也不见浓重的色彩堆叠,在“青葱”“月白”“绛紫”等若有似无的清雅底色上,或疏疏朗朗的几个字,或干干净净的一枝花,以中国画的大写意方式悄然烘托着剧情的跌宕。
被问到如何真正接榫赣剧古典格调与现代人的审美诉求?靠弋阳腔与青阳腔古朴厚重、不失传统的悠扬旋律,也靠富有朝气的青年演员、简约雅致的舞美设计,还靠不断的打磨和改进。
“首演之后我们进行了一些缩编,忍痛砍掉了30分钟,就是希望能更符合现代观众的观赏习惯。”
青春版·赣剧《红楼梦》打磨中
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调整,每一句台词和唱腔,每一个表演和身段,直到昨天导演仍在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跟演员抠细节、对台词、练动作。
排练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来一遍”,只为把最好的效果、最美的风采呈现给上海观众。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编辑:小开
图片:青春版·赣剧《红楼梦》剧照,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近期推荐
▶ 谢晋诞辰百年:他以作品穿越时光尘埃,他为中国电影人照亮前路